根據目前病蟲發生基數、區域布局及種植方式,結合未來天氣條件綜合分析,預計今年玉米中后期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,略重于常年,接近上年。草地貪夜蛾、三代粘蟲、二代草地螟、棉鈴蟲等遷飛性害蟲對玉米生產威脅大,玉米螟、大斑病、褐斑病發生普遍;危害盛期北方玉米種植區大部在7月下旬至8月底,南方玉米種植區可持續到10月底。
預計下半年發生趨勢
預計下半年全國玉米病蟲害發生8.2億畝次,蟲害5.6億畝次,病害2.6億畝次,同比分別減少4%、3%、7%。遷飛性害蟲對玉米中后期生產威脅大。
草地貪夜蛾
重點危害西南、華南、江南夏秋玉米,云南、廣西等邊境地區發生較重;黃淮海、西北等地發生區域會繼續擴大,總體為點片或零星發生,發生面積為1000萬畝。
三代黏蟲
總體中等發生,東北、華北、黃淮、西南局部會出現高密度集中為害區域,發生面積為3000萬畝。
草地螟
在內蒙古及其周邊地區偏重發生可能性大,發生面積為600萬畝。
四代棉鈴蟲
在黃淮海地區可達偏重程度,其他地區中等發生,發生面積為6000萬畝。
玉米螟
在東北、華北、黃淮、西北大部地區中等發生,各代累計發生面積為2.2億畝次。
蚜蟲
在東北、華北、西北大部中等發生,發生面積為6000萬畝。
葉螨、雙斑螢葉甲
在西北、華北等部分地區中等發生,分別發生2500萬畝。
土蝗
在北方部分干旱地區有一定為害,發生1000萬畝。
大斑病
在東北地區西部偏重發生,東北大部、華北北部、西北東部、西南局部中等發生,發生面積6300萬畝;
小斑病
在黃淮南部、西南局部中等發生,發生面積4200萬畝;
褐斑病
在黃淮海地區中等發生,發生面積3300萬畝。
彎孢葉斑病、紋枯病、南方銹病等全國多地發生,造成一定危害
預報依據
草地貪夜蛾
當前在全國22省份的1082個縣發生,發生北界已達黃河北岸,比去年同期偏北1.5個緯度左右,山東見幼蟲早一個星期,寧夏見成蟲比去年早20天;全國累計防治1360萬畝次、是發生面積的1.24倍,玉米被害株率大都控制在5%以內。近期(7月10日-16日)部分地區出現蛾量高峰,測報燈累計誘蛾量,廣東開平、德慶、惠東、鶴山和廣西那坡等地達50-200頭;高空測報燈累計誘蛾量,湖南南縣、廣東鶴山、云南勐臘為50-100頭,湖北大冶、湖南永順、廣東饒平、廣西合浦、云南龍陵和江城達120-530頭;性誘捕器累計誘蛾量,廣東白云、花都、梅縣和湖北大冶為30-65頭,云南祿勸、尋甸、隆陽、鳳慶、耿馬、彌勒、河口和廣東增城達100-1000頭。
二代粘蟲
在西南、黃淮海和東北等地發生2400萬畝,大部地區防后各類型田平均殘蟲量小于1頭/m2,西南、東北等局部平均殘蟲量較高,云南、遼寧1.5-1.8頭/m2。近期東北部分高空測報燈監測點誘蛾量偏高,吉林長嶺7月1日-20日76頭,高于去年同期的55頭,黑龍江雙城7月1日-20日409頭,是去年和前年同期的3.5倍和5.8倍。
草地螟
主發區內蒙古越冬代成蟲發生面積1621萬畝,7月中旬以來田間蛾量顯著下降。一代幼蟲發生790萬畝,其中農田發生337萬畝;重發區域以西部地區的包頭和巴彥淖爾為主,農田平均幼蟲密度為23-30頭/m2,7月15日達拉特旗玉米大豆套種田草地螟蟲繭密度40個/m2,苜蓿地密度1個/m2,其他地方未查見蟲繭。
玉米螟
基數逐年下降,東北春玉米主產區冬后百稈活蟲降至50頭以下,比常年低60%以上,一代玉米螟平均百株蟲量,大部地區低于10頭。
玉米生育期和種植方式適宜病蟲發生
北方玉米連片種植,后期生長高大、田間郁閉,有利于病蟲害發生為害,部分管理粗放、雜草多的地塊尤其利于粘蟲和草地螟的集中產卵為害。南方玉米交錯種植,夏秋季玉米生育期不一,目前黃淮海、西北等地玉米多處于喇叭口期,適宜草地貪夜蛾取食為害。同時,我國玉米種植抗病蟲品種少,先玉335等玉米大斑病感病品種種植比例高;各地玉米大斑病、褐斑病等病害連年發生,加之秸稈還田比例大,對病害發生有利。
氣象條件對大部地區玉米病蟲發生有利
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,內蒙古東部、東北地區西部、黃淮大部、江淮北部、西南地區西北部等地8月份降水偏多2-5成,利于粘蟲、草地螟和玉米病害發生;江淮南部、江南、華南、西南地區南部等地區8月份氣溫偏高1-2℃,降水正常或偏少,對草地貪夜蛾、粘蟲等發生有不利影響,對棉鈴蟲、蚜蟲危害有利。下半年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較常年同期略偏多,將有利于南方銹病在黃淮海擴散流行。
|